春捲皮做法:手工攤皮步驟與常見問題全解析


作為一個對美食愛到骨子裡嘅人,尤其鐘意嗰種可以自己親手炮製嘅傳統風味,春捲皮做法真系一門值得細細琢磨嘅手藝。市面上買嘅當然方便,但係自己做嘅春捲皮,嗰種薄如蟬翼、柔韌彈牙嘅口感,同埋淡淡嘅麵粉焦香,真系完全唔同境界!我摸索咗好耐,失敗咗唔少次(講真,浪費咗唔少麵粉,畀屋企人笑咗好耐),終於整理出哩套比較穩陣又詳細嘅春捲皮做法,由選料到攤皮,一步步同大家分享。我哋就由最緊要嘅食譜開始啦!

食材準備:基礎與關鍵

想做靚春捲皮,其實材料好簡單,簡單到有啲意外,但系比例同處理手法就至關重要。千祈唔好睇小咗佢!

核心主角:

  • 中筋麵粉: 冇錯,就係超市最常見嗰種「中筋麵粉」就得喇!佢嘅筋度(大約8-12%)最啱做春捲皮口感,夠柔韌又唔會太韌。唔好用高筋麵粉(太韌難攤薄)或者低筋麵粉(太脆易爛)。我試過貪方便用低筋粉摻啲高筋粉扮中筋,結果?攤出來一夾就碎曬,真系激死! 記得睇清楚包裝寫住「中筋麵粉」或者「All Purpose Flour」。
  • 水: 純淨水或者煮滾過嘅冷水都得。水溫!水溫好緊要!用「凍水」系最關鍵嘅秘訣之一!凍水可以抑制麵筋形成過強,攤皮時先唔會縮到好似橡皮筋噉,更容易攤得薄而均勻。絕對唔好用暖水或者熱水!

靈魂配角:

  • 鹽: 加咗一細細撮鹽(約麵粉重量嘅1%),唔單止帶出麵粉淡淡嘅風味,更重要系可以強化麵筋結構,等張皮更有韌性,包餡唔易穿。唔好落太多,會鹹㗎!
  • 粘米粉 或 樹薯粉(木薯粉): 哩個繫好多老師傅唔傳嘅秘技!加入少量(約麵粉重量嘅5-10%)嘅粘米粉或者樹薯粉,可以大大提升春捲皮嘅透明度同爽滑度,攤出來會靚好多,口感更輕盈。我自己就偏好用粘米粉,效果相當唔錯。

可選但推薦:

  • 食用油: 唔系落落粉漿度,而系用來搽鍋或者搽隻手。攤皮之前,用少許油(最好系冇乜味嘅粟米油或沙拉油)搽勻個平底鍋或者專用嘅鐣(音同「撐」,攤春捲皮專用嘅圓形鐵板)表面,形成一層薄薄嘅油膜,防止黐底。攤皮嘅時候,負責「黏」麵團嗰隻手嘅手指尖,都要搽少少油,防止麵團黐手。

春捲皮做法食材一覽表

材料名稱 作用 用量比例 關鍵提示與小貼士
中筋麵粉 構成主體,提供適度筋性 100% (基準) ✅ 認明「中筋」字樣
❌ 避免高筋或低筋
凍水 調和麵糰,控制筋性 約麵粉重嘅 65-75% 必須用凍水!
水量慢慢加,視乎麵粉吸水性
提味,增強麵筋韌性 約麵粉重嘅 1% ✅ 不可省略
❌ 太多會鹹
粘米粉/樹薯粉 增加透明感與滑順度 約麵粉重嘅 5-10% ✅ 靚皮關鍵(推薦!)
粘米粉效果更顯著
食用油 防黐鍋、防黐手 少許 ✅ 搽鍋、搽指尖用
用冇乜味嘅油

點解我嘅比例寫「約」?
因為唔同牌子、甚至唔同批次嘅麵粉,吸水能力都可能有微妙差異。所以水嘅分量唔好一次過倒曬落去,要慢慢加,觀察麵糊嘅狀態。哩個就係經驗嘅累積啦!想知道點樣判斷麵糊係咪理想狀態?繼續睇落去嘅春捲皮做法步驟就知!

手工攤皮:耐心與巧勁嘅藝術

好啦,材料準備好曬,就嚟到最核心、最需要練習嘅部分——攤皮!哩個春捲皮做法嘅成敗,八成系度見真章。唔好驚,一步一步嚟,我最初都系攤到一塌糊塗㗎。

步驟一:調製完美麵糊

  1. 混合粉類: 將中筋麵粉、鹽、粘米粉(或樹薯粉)放入一個夠深嘅大碗或者兜入面。用筷子或者打蛋器充分攪勻,確保粉類混合均勻,冇顆粒。
  2. 關鍵步驟:逐少加入凍水! 哩步真系唔好心急。將凍水逐少倒入粉類中心,一邊倒水一邊用筷子快速、用力咁 以同一個方向(順/逆時針)攪拌。目標系將水同粉攪成濃稠、冇粉粒嘅麵糊。點解要大力? 因為要利用攪拌嘅力量初步「打」出啲筋性,但又唔可以過度發展(所以用凍水抑制)。
  3. 觀察狀態: 當麵糊開始變得順滑、濃稠,提起筷子/打蛋器,麵糊可以呈粗線狀跌落,並且痕跡會慢慢消失,但唔會立即消失(哩個狀態叫「有流動性但唔瀉」)。如果太稠(攪唔鬱、難跌落),就逐少加水;如果太稀(跌落好快、痕跡立即消失),唔好啦,要加返少少麵粉補救喇(所以之前加水一定要慢)。理想嘅麵糊應該好似濃稠嘅優格(Yogurt)或者煉奶噉。
  4. 醒麵糊(重要!): 攪勻後嘅麵糊,表面搽一層薄薄嘅油(防止乾皮),用保鮮紙封好個兜口。放系室溫靜置 至少 1 小時,最好 2-3 小時或過夜(放雪櫃,第二日用之前提前拎出嚟回溫)。醒麵糊做乜? 等水份完全滲入粉粒,等麵筋網路鬆弛落嚟,咁攤出來嘅皮先會均勻、光滑、冇粉粒感。跳過哩步?攤出來嘅皮好易粗糙同破裂!哩個絕對系春捲皮做法入面最唔可以偷懶嘅環節。


步驟二:預熱與準備工具

  1. 選擇工具: 最佳工具梗系專業嘅攤皮鐣(一塊圓形、中間微凸嘅生鐵板),導熱均勻又快。冇嘅話,用一隻厚底、平底嘅不粘鍋都可以,效果都OK,但系要控制好火候。
  2. 預熱: 將鍋/鐣用中火燒熱。點知夠唔夠熱?滴一滴水落去,如果水滴迅速滾動同蒸發(好似「跳舞」噉),就夠熱喇。
  3. 搽油: 用廚房紙沾少許油,喺鍋/鐣表面快速、均勻地搽一層極薄嘅油膜。記住係「搽」,唔系「倒」。油太多嘅話,麵糊會黐唔實鍋面,聚埋一嚿嚿,攤唔開㗎!我頭幾次就係衰咗喺哩度,油太多,麵糊喺度打滾,攤到嬲嬲哋! 搽完油後,鍋應該系亮身但唔會有明顯油跡殘留。

步驟三:攤皮!手法大公開

最緊張刺激嘅環節!哩個春捲皮做法嘅精髓所在。需要一啲勇氣同練習。

  1. 麵糊狀態再確認: 醒好嘅麵糊,攞出嚟再輕輕攪勻幾下(唔好大力,避免重新攪出筋)。如果覺得麵糊太稠(醒完可能收乾咗少少),可以逐少再加 幾滴 凍水調稀啲;太稀就冇辦法喇(所以之前調糊寧稠莫稀)。
  2. 右手(或慣用手)預備: 呢隻手負責「黏」麵糊。將拇指同食指(或者加上中指)嘅指尖,輕輕沾一下備用嘅食用油(用小碟裝少少就得),薄薄一層就好,作用系防止麵糊黐手。
  3. 左手(非慣用手)預備: 呢隻手負責「扶鍋」(如果用爐頭火)或者控制鐣(如果用明火鐣)。如果用家用爐頭+鍋,左手扶住鍋柄,方便隨時離火控制溫度
  4. 核心動作:黏、落、轉、離!
    • 黏: 用右手指尖(沾咗油嘅),快速咁「點」落麵糊表面,然後輕輕「黏」起一小嚿麵糊(分量大概系大拇指頭咁大,或者視乎你想做嘅皮嘅大小調整)。黏嘅時候動作要輕快,唔好挖落去,就係表面輕輕一黏。點解要黏唔系倒? 因為哩種傳統手法可以令麵糊接觸熱鍋嘅瞬間開始凝固成形,更容易控制厚度同形狀。
    • 落: 將黏起嚿麵糊嘅指尖,快速、輕柔咁「落」喺預熱好、搽咗薄油嘅鍋/鐣嘅中心位置。落點要準,動作要穩。
    • 轉(關鍵中嘅關鍵!): 喺指尖上嘅麵糊接觸熱鍋表面嘅一瞬間,就要開始「轉」!哩個「轉」分為兩部分:
      • 手腕帶動指尖轉: 手腕輕柔地轉動,令指尖黏住嘅麵糊喺鍋面上順(或逆)時針方向「抹」開一個細細嘅圓形作為基點。唔好死壓落去! 系利用鍋嘅熱力令麵糊瞬間凝固,指尖只系輕輕帶住佢移動。
      • 同時左手轉鍋/鐣(更推薦): 喺右手「抹」開基點嘅同時,左手迅速、流暢咁將鍋/鐣向相反方向旋轉(例如右手順時針抹,左手就逆時針轉鍋)。哩個「雙手反向協作」先系攤出完美圓形薄皮嘅最高技巧! 要點系雙手動作要同步、連貫、一氣呵成。轉鍋嘅速度同幅度決定了張皮嘅厚度同均勻度。想皮薄?轉快啲、幅度大啲!哩個需要多多練習掌握手感。
    • 離: 當右手嘅麵糊喺鍋面上「抹」開(同時鍋被左手旋轉)形成一圈薄薄嘅皮膜後,右手要迅速抬起離鍋!動作要果斷。剩低喺鍋面上嘅薄麵糊層,就會利用自身重力自然流平成一個更大、更薄、更均勻嘅圓形(當然,你嘅手勢靚嘅話,哩個圓就靚)。新手常見問題:手指離鍋唔夠快,結果拖出一條麵糊「尾巴」,或者令中間個點太厚。 唔使擔心,多試幾次就有感覺。
  5. 烘熟: 張皮落鍋後,保持中小火加熱。你會見到白色嘅麵糊迅速變熟、變透明(如果加咗粘米粉會更透明),邊緣會微微翹起。當見到表面嘅溼麵糊完全消失,變成一張乾身、帶點微黃斑點(系正常嘅焦香)嘅薄膜時,就熟喇!全程其實好快,可能就十幾二十秒。千祈唔好煮太耐! 太耐會變脆、變乾、失去韌性。


步驟四:起皮與儲存

  1. 起皮: 見到張皮邊緣翹起曬,中心都熟透(冇溼漉漉嘅麵糊色),就用一隻薄身、扁平嘅鏟(或者直接用手,小心燙!)從邊緣輕輕鏟入去,快速將成張皮挑起。張皮應該系完整、柔韌嘅。
  2. 疊放 & 保溼: 挑起嘅春捲皮,即刻放喺一隻乾淨嘅大盤或者砧板上,最好上面蓋一塊微溼嘅乾淨紗布或者廚房紙(擰乾水,唔好滴水!),然後再覆蓋保鮮紙或者倒扣一隻大碗。咁樣可以防止張皮邊緣乾燥變硬。攤下一張之前,記得再搽一層薄油喺鍋面同自己隻手指尖。
  3. 攤下一張: 迴圈步驟三同四,直到麵糊用完。攤嘅過程中,如果發覺鍋太熱(張皮好快焦)或太凍(麵糊唔成形、黐底),要適當調整火力。鍋太熱就離火降降溫,或者用溼布抹一下鍋邊;太凍就稍等一下加熱。

手工春捲皮攤制常見問題排行榜

問題現象 可能原因 解決方法
黐底鏟唔起 1. 鍋唔夠熱
2. 鍋面油搽唔夠/油太少
3. 麵糊太稀
4. 醒麵糊時間唔夠
✅ 預熱夠熱(水滴跳舞)
✅ 均勻搽極薄油
✅ 調稠啲麵糊
✅ 確保醒麵糊>1小時
皮太厚或唔均勻 1. 黏嘅麵糊太多
2. 轉鍋/轉手速度太慢
3. 鍋溫度唔夠高
✅ 黏少啲麵糊
✅ 雙手反向動作要快、流暢
✅ 預熱夠熱,保持中小火
皮邊緣破裂 1. 麵糊太稠
2. 醒麵糊時間唔夠
3. 加熱時間太長變脆
逐少加水調稀麵糊
✅ 確保足夠醒麵時間(>1hr)
✅ 皮熟咗即刻剷起,唔好烘過龍
表面有粉粒或氣泡 1. 粉類未攪勻
2. 加水後攪拌唔夠/有粉粒
3. 醒麵糊時間唔夠
✅ 粉類先徹底攪勻
✅ 加水後用力順一方向攪至順滑冇粒
✅ 確保足夠醒麵時間
張皮黐手/黐鍋後縮 1. 凍水!凍水!凍水!(重要三遍)
2. 麵筋太強(可能攪過頭)
3. 鍋唔夠熱
一定用凍水!
✅ 攪勻即可,唔好過度攪拌
✅ 預熱夠熱

攤完咗,點儲存?
攤好嘅春捲皮,疊好並用微溼布蓋好保溼。如果唔即刻用:

  • 室溫(幾小時內用): 保持蓋溼布保溼,避免吹風。
  • 隔日或更耐: 最好一層皮一層保鮮紙咁隔開(防止黐埋),然後放入密實盒或保鮮袋,雪入冰箱冷藏(唔好急凍!凍過會變硬易碎),可放2-3日。用之前提前拎出嚟回溫,撕開保鮮紙時小心啲。冷藏後嘅皮韌性可能會稍微差少少,但系包嘅時候輕柔啲一樣冇問題。當然,新鮮攤嘅皮,口感同韌性始終系最好!


春捲皮做法小總結(懶人包):

  • 麵粉是基礎: 認住中筋麵粉。
  • 凍水是靈魂! 唔好搞錯水溫。
  • 粘粉是加分: 粘米粉/樹薯粉提升質感。
  • 醒麵糊是必須: 1小時起跳,耐心等。
  • 鍋熱油薄是前提: 預熱夠,油搽薄薄一層。
  • 黏落轉離是手法: 動作快、準、輕、流暢,雙手反向協作。
  • 火候時間是關鍵: 中小火,熟咗即刻起。
  • 保溼儲存是後續: 蓋溼布,冷藏要隔保鮮紙。

掌握咗哩套春捲皮做法,真繫好有成就感!雖然開頭會攤到奇形怪狀或者破破爛爛,但系試多幾次,掌握咗「黏落轉離」嘅節奏同力度,睇住一張張薄透均勻嘅皮喺自己手下誕生,聞到嗰陣麵粉焦香,真繫好開心。自己整嘅皮包春捲,就算餡料簡單都好食好多!大家不妨試下,我開頭都失敗咗十幾次㗎,唔好灰心!下面回答幾個常見問題。

Q&A:春捲皮做法疑難雜症解答

Q1:一定要用中筋麵粉嗎?屋企淨繫有高筋/低筋麵粉,可以點搞?

A1:老實講,最好都系用中筋麵粉。 高筋麵粉筋性太強,攤皮時好易回縮,好難攤薄,就算攤到都可能會比較韌。低筋麵粉筋性太弱,攤出來嘅皮好脆,包餡時好易爛。如果真系冇中筋麵粉,可以試下:

  • 高筋 + 低筋混合: 大約 50% 高筋 + 50% 低筋,睇下效果點。但效果肯定冇純中筋咁穩定。
  • 用低筋麵粉 + 更多粘米粉/樹薯粉: 例如低筋麵粉 80% + 粘米粉 20%,等佢脆弱嘅筋性由粘米粉補充少少韌性。但效果都系冇咁好。

結論:買包中筋麵粉啦,最穩陣! 哩個春捲皮做法嘅基礎材料唔好慳。

Q2:攤皮時,覺得張皮好乾身,疊起嚟之後邊緣好易脆裂,點算?

A2:哩個問題通常關幾件事:

  • 保溼唔夠: 攤起一張皮後,立即用微溼嘅布蓋好(注意系微溼,擰乾水嘅溼布或廚房紙)。如果空氣好乾燥,可以喺蓋嘅碗或保鮮紙入面噴少少少少水霧(唔好直接噴喺皮度!)。
  • 烘過頭: 張皮熟咗就要即刻剷起,唔好貪心烘到佢好乾或者好金黃。睇見表面冇溼麵糊色、邊緣翹起就夠,保持佢柔韌度。
  • 麵糊太稠: 麵糊太乾稠,攤出來嘅皮本身就偏乾硬。可以逐少加水調稀啲麵糊(下次醒麵糊前調)。
  • 冇加粘米粉/樹薯粉: 加咗哩類粉,張皮嘅保溼性同柔軟度會好啲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