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個足跡遍佈臺灣各地的資深旅人,泡湯早已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儀式感。特別是北部溫泉,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豐富多樣的泉質,簡直是都市人放鬆身心的後花園。這次,就讓我這個老泡湯客,帶你拋開冷冰冰的網路資料,用最真實的體驗,聊聊我心目中那些值得一探究竟的北部溫泉據點,還有那些攻略書上不太會寫的眉眉角角。
目錄
北投溫泉:硫磺煙霧裡的歷史溫度
一提到北部溫泉,北投絕對是腦海中第一個蹦出來的名字。那股獨特的硫磺味,瀰漫在空氣中,是北投最鮮明的印記。對我來說,這裡不只是泡湯,更像是走進了一部活的溫泉發展史。從日據時代遺留至今的公共浴場、老建築,到現代新穎的溫泉會館,時空在這裡交錯融合。
- 溫泉介紹: 泉質主要是白磺(牛奶湯)和青磺(酸性硫酸鹽泉),白磺水色乳白,據說對面板不錯;青磺則帶有微酸性,泡起來面板會有種滑溜感(不過味道嘛…真的很濃烈!習慣了會覺得是種特色)。我個人偏愛青磺那股強勁的力道,泡完感覺筋骨都鬆開了。記得第一次去泡公共浴池(比如瀧乃湯),那股濃烈氣味差點把我勸退,但泡完後通體舒暢的感覺,讓我徹底改觀。這裡的泉溫偏高,怕燙的人可能要選溫度低一點的池子,或是挑對季節(秋冬超舒服!夏天嘛…勇氣可嘉)。
- 地址: 臺北市北投區。核心區域圍繞著光明路、中山路、溫泉路一帶。新北投捷運站出來就是溫泉區,超級方便。
- 營業時間: 這要看你去哪裡泡!公營浴池像千禧湯、瀧乃湯,通常開放時間較固定(例如早上到下午,週一公休之類的,出發前務必查最新公告!)。私人湯屋、飯店則彈性很多,湯屋很多開到晚上11點甚至凌晨,飯店則是24小時供住客使用。別興沖沖跑去結果吃閉門羹,掃興!
- 費用: 價格範圍超級廣!大眾池最親民(幾十塊到一兩百臺幣搞定,但要忍受裸湯或人多)。湯屋是主流選擇,雙人湯屋平日大約NT$800 – NT$1500 / 小時左右,假日會貴一些,空間和裝置新舊影響價格很大(有些老字號的湯屋…嗯,設施比較有”歲月感”,但泉質保證)。星級飯店住宿泡湯費用就高了,一晚幾千到上萬臺幣都有,但享受的是頂級設施和服務。錢包深度決定享受程度囉!對了,有些飯店也有提供純泡湯不住宿的方案(湯屋或大眾池),適合當天往返的人。
- 交通: 絕對是北部溫泉裡交通最便利的!搭捷運淡水信義線到「新北投站」,出站後幾乎所有溫泉點都可以步行抵達(10-15分鐘內)。開車反而麻煩,停車位難找又貴。真心建議搭捷運就好,環保又輕鬆。
金山萬裡溫泉:海天一線的泡湯樂趣
如果你喜歡邊泡湯邊看海,或者泡完溫泉立刻衝去大啃鴨肉、嗑一碗芋圓王,那金山、萬裡一帶的溫泉絕對值得安排一趟小旅行。這裡的溫泉種類多樣,從海底溫泉到硫磺泉、碳酸泉都有,而且通常能享受到更開闊的視野(相較於山谷裡的溫泉區)。
- 溫泉介紹: 這裡的特色是海底溫泉(主要分佈在萬裡、金山的磺港一帶)!顧名思義,是從海底湧出的溫泉,富含礦物質,水色清澈帶點淡藍或淡綠(氧化後會變黃褐色),泡起來面板滑滑的,沒有濃烈硫磺味,接受度很高。另外也有傳統的硫磺溫泉和碳酸泉。我特別記得在萬裡某間湯屋,一邊泡著暖呼呼的海底溫泉,一邊看著窗外基隆嶼的日落,那畫面美得像明信片!泡完再散步去吃廟口鴨肉,完美!不過靠海風大,秋冬泡戶外池或露天風呂,起身時那個冷風颼颼…真的需要勇氣。
- 地址: 新北市金山區、萬裡區。主要聚集點在金山磺港、萬里加投路(溫泉路)一帶。
- 營業時間: 大部分溫泉會館、湯屋營業時間都蠻長的,從早上(約9-10點)開到晚上10點、11點甚至更晚的都有。獨立湯屋依然是主流選項,記得事先預約比較保險,尤其假日。有些景觀餐廳也有泡腳池,時間就更彈性(但只能泡腳喔)。
- 費用: 湯屋價格我覺得比北投親切一些!雙人湯屋價格帶大約落在NT$600 – NT$1200 / 小時(平日),假日當然會貴一點。部分設施較好或有無敵海景的湯屋會再高一些。大眾池選擇較少,價格也多在一兩百元左右。住宿費用就看飯店等級了。
- 交通: 開車最方便!走國道三號(北二高)下萬裡或金山交流道,再接省道2號(基金公路)或2甲(陽金公路)。大眾運輸可搭國光客運1815(臺北車站-金山青年活動中心) 或 基隆客運1068(基隆車站-金山) 再轉乘當地公車或計程車到各溫泉點。老實說,大眾運輸不如北投便利,班次也沒那麼密集,自駕或包車玩這一帶會比較順暢自由。
陽明山溫泉:山嵐繚繞的秘境湯旅
陽明山絕對是臺北人的後花園,賞花、踏青、吃野菜,當然少不了泡溫泉!這裡的溫泉點分散在山區不同區域,像是竹子湖、馬槽、紗帽山、冷水坑附近都有。泡在熱湯裡,呼吸著沁涼乾淨的山間空氣,看著雲霧從眼前飄過,那種遠離塵囂的感覺特別強烈。不過因為海拔關係,冬天真的冷,泡湯前後保暖超級重要!
- 溫泉介紹: 陽明山溫泉主要是酸性硫磺泉(白磺為主)。水質很好,泉溫高,泡起來面板觸感滑潤。最特別的是很多溫泉點就位於國家公園範圍內,環境自然原始(但也意味著開發相對沒那麼密集,商業氣息淡一些)。冷水坑的免費公共泡腳池(泉溫約40度)很受歡迎,爬山累了泡泡腳超舒服。馬槽地區的溫泉更是以”野性”聞名,泉溫高,煙霧蒸騰,很有原始感(但也有些湯屋歷史悠久,裝置較簡樸)。記得有次冬天在紗帽山泡露天風呂,邊泡湯邊看山嵐飄過來又散去,冷熱交替的刺激感,加上那個景,真是難忘!但交通…嗯,等下再說。
- 地址: 臺北市北投區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。主要分佈點:紗帽路沿線(靠近北投/天母)、竹子湖附近、馬槽地區、冷水坑附近。
- 營業時間: 各溫泉餐廳、會館營業時間不一,但多數也是從早上營業到晚上(約9:00 AM – 10:00 PM)。有些純泡湯的湯屋可能營業時間較晚。冷水坑公共泡腳池是24小時開放(但晚上沒燈,安全考量不建議)。同樣建議出發前確認目標點的時間。
- 費用: 湯屋依然是主力,價格範圍跟金山萬裡差不多 (NT$600 – NT$1200 / 小時 雙人湯屋,平日價)。一些景觀溫泉餐廳會有低消(通常點個餐或飲料即可泡湯或使用設施)。住宿費用差異大,從平價溫泉旅社到高階的陽明山中國麗緻(已改名為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)都有。冷水坑公共浴池(冷水坑公共溫泉浴室)免費!(但環境就真的很”公共澡堂”,設施簡單,注重隱私或舒適度的朋友可能不愛)。
- 交通: 這是陽明山溫泉最讓人頭痛的一點!開車相對方便,但假日仰德大道可能有交通管制,而且山區停車位非常難找(特別是熱門點如竹子湖、冷水坑),繞到懷疑人生是常態。大眾運輸可搭捷運到劍潭站或北投站,轉乘公車: 上陽明山(前山公園、冷水坑、擎天崗方向):小15、紅5(到陽明山總站再轉108遊園公車) 上竹子湖:小8、小9 上馬槽:1717(皇家客運,班次較少)。公車班次有限,車程較長(從山下上去抓40分鐘到1小時),且部分溫泉點下車後可能還需步行一段山路。強烈建議查好公車時刻表,並預留充裕時間。假日人潮洶湧,要有心理準備。
烏來溫泉:泰雅風情與美人湯
烏來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,除了溫泉,這裡有著濃厚的泰雅族原住民文化氛圍。沿著南勢溪、桶後溪的溪谷發展,景色秀麗。這裡的溫泉泉質溫和,被譽為 “美人湯”,泡完後面板摸起來真的會特別光滑細嫩!泡完湯,逛逛老街吃山產、小米麻糬,再搭個臺車或纜車上雲仙樂園走走(雖然樂園設施比較老舊,但搭纜車看風景還不錯),是很愜意的一日遊行程。不過,颱風或大雨過後容易有落石或交通中斷的風險,出發前最好留意一下路況。
- 溫泉介紹: 碳酸氫鈉泉(俗稱美人湯)是烏來溫泉的特色。無色無味,酸鹼值中性,觸感滑潤舒適,對面板的刺激最小,非常適合面板較敏感或剛開始接觸溫泉的人。泡完覺得面板摸起來很咕溜!這裡的溫泉飯店、湯屋很多都沿著溪谷蓋,視野很棒,聽著潺潺水聲泡湯,很有意境。老街上的溫泉業者比較集中,選擇也多。
- 地址: 新北市烏來區烏來街、環山路一帶(溫泉區主要沿南勢溪兩岸分佈)。
- 營業時間: 溫泉飯店、湯屋的營業時間普遍較長,大多從早上9點或10點開始,營業到晚上11點或12點。烏來老街上的店家(包括有泡湯服務的餐廳)營業時間也類似,不過晚上老街會比較安靜。住宿當然是24小時可使用飯店設施。
- 費用: 湯屋價格我覺得是北部溫泉中相對實惠的!雙人湯屋平日大約 NT$500 – NT$1000 / 小時 就能找到不錯的選擇(假日會貴個200-300元)。當然,高檔飯店的湯屋或大眾池費用會更高。住宿費用從平價旅館到五星級溫泉飯店(如馥蘭朵烏來渡假酒店)都有。老街上的溫泉業者選擇多,價格競爭也比較激烈。
- 交通: 開車走國道三號(北二高)下新店交流道,接臺9線(北宜路)轉臺9甲線(新烏路)直達烏來。大眾運輸:搭捷運新店線(綠線)至終點站新店站或新店區公所站,出站轉乘新店客運的 「臺北-烏來」線 (849 公車) 直達烏來老街(車程約30-40分鐘)。公車班次算頻繁,是方便的選擇。烏來老街範圍不大,主要溫泉點步行可達。不過如果想住遠離老街、更上游的溫泉飯店,可能就需要接駁或開車了。
礁溪溫泉:平原地熱的隨意泡湯樂
嚴格來說,礁溪屬於宜蘭縣,但因為距離臺北不遠(開車或搭客運1小時左右),泉質佳、選擇多、交通方便,加上週邊景點豐富(蘭陽平原、幾米公園、傳統藝術中心、羅東夜市…),所以常常被規劃在北部溫泉之旅的範圍內(或至少是北臺灣溫泉旅行的延伸)。這裡的溫泉最大特色就是無色無味、泉源豐沛,到處都有溫泉湧出。你能想像連公園裡的公共泡腳池、路邊水溝流出來的都是熱騰騰的溫泉嗎?這就是礁溪日常!
- 溫泉介紹: 碳酸氫鈉泉,同樣是美人湯等級。無色無味,水質清澈,富含礦物質(特別是「酚鈦鹼」成分,被認為是讓面板滑溜的主因之一)。泉溫適中(約50-60度,各家調節不同),泡起來非常溫和舒適,完全不刺激,男女老少都適合。最大的好處是:平價選擇超級多! 從幾十塊的公眾浴池、百來塊的湯屋,到頂級溫泉飯店任君選擇。礁溪市區不大,溫泉飯店、湯屋林立,三步一小湯、五步一大湯,真的可以隨興泡!溫泉公園(免費泡腳池)、湯圍溝公園(免費泡腳池)是體驗當地溫泉氛圍的好地方。我特別喜歡在秋冬之際,隨意在街上找間順眼的湯屋就進去泡,泡完再買杯溫泉玉米或花生冰淇淋,超滿足!不過也因為太方便太熱門,假日人潮洶湧,湯屋常要排隊,飯店價格也會飆漲。
- 地址: 宜蘭縣礁溪鄉。溫泉區主要集中在礁溪火車站周邊的溫泉路、德陽路、健康路、公園路一帶。
- 營業時間: 公共設施(如礁溪溫泉公園泡腳池、湯圍溝公園泡腳池)基本上是24小時開放(但晚上照明有限)。湯屋業者非常多,營業時間普遍很長,大多從早上8點或9點開到晚上12點甚至凌晨1點(有些24小時營業)。飯店當然提供24小時泡湯給住客。想吃東西泡湯的溫泉餐廳營業時間則依餐廳規定。
- 費用: 價格競爭激烈,堪稱北部溫泉 CP 值之王! 公共浴池/泡腳池: 免費!(礁溪溫泉公園、湯圍溝公園) 湯屋: 雙人湯屋選擇超級多,平日價格非常親民,常能找到 NT$400 – NT$800 / 小時 的選擇(有些甚至平日300多就有!),假日會貴NT$200-400左右。高階飯店湯屋另當別論。大眾池/Spa池: 很多溫泉旅館或Spa會館提供,價格約在NT$200 – NT$500之間(看設施新舊和豐富度)。 住宿: 從揹包客棧、平價溫泉旅館(NT$2000-4000/晚),到五星級溫泉度假酒店(NT$8000+/晚)任君選擇。
- 交通: 開車走國道五號(雪山隧道)下頭城交流道或礁溪交流道,很快就能抵達礁溪市區。大眾運輸超級方便: 火車: 搭臺鐵至「礁溪站」,出站就是溫泉區!步行幾分鐘就到各種溫泉飯店和湯屋。 客運: 首都客運、噶瑪蘭客運、國光客運都有從臺北轉運站、市府轉運站、板橋轉運站直達礁溪的班車,車程約1小時,班次密集(尤其是首都和噶瑪蘭),下車點通常在礁溪轉運站或溫泉路沿線,也很方便。在市區內移動,靠雙腳就夠了!
北部溫泉大車拼 – 懶人包一表搞定!
看了這麼多,是不是有點眼花撩亂?沒關係,我這個老司機(咳,是老旅人)幫大家整理了一個超級比一比表格!看完就知道哪個溫泉最對你的胃口和荷包了!(以下表格將模擬彩色效果,實際使用時請套用樣式)
特色專案 | 北投溫泉 | 金山萬裡溫泉 | 陽明山溫泉 | 烏來溫泉 | 礁溪溫泉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主打泉質 | 青磺(強硫磺味)、白磺 | 海底溫泉(無味)、硫磺泉、碳酸泉 | 白磺泉(硫磺) | 碳酸氫鈉泉(美人湯) | 碳酸氫鈉泉(美人湯) |
最大特色 | 歷史氛圍濃厚、交通最便利(捷運) | 可結合海景、海鮮美食 | 山林秘境、國家公園環境 | 泰雅文化、瀑布溪谷景觀 | 平價選擇多、泉源豐沛、交通便利(鐵路/客運) |
湯屋費用(雙人/小時,平日參考) | NT$800 – NT$1500 | NT$600 – NT$1200 | NT$600 – NT$1200 | NT$500 – NT$1000 | NT$400 – NT$800 |
大眾池豐富度 | ★ ★ ★ ☆ ☆ (公營池為主,設施較簡) | ★ ★ ☆ ☆ ☆ (選擇較少) | ★ ★ ★ ☆ ☆ (部分飯店有) | ★ ★ ☆ ☆ ☆ (選擇較少) | ★ ★ ★ ★ ☆ (選擇多,部分Spa池豐富) |
交通便利度 | ★ ★ ★ ★ ★ (捷運直達) | ★ ★ ★ ☆ ☆ (開車最方便,公車尚可) | ★ ★ ☆ ☆ ☆ (開車塞/難停,公車耗時) | ★ ★ ★ ★ ☆ (捷運+公車直達老街) | ★ ★ ★ ★ ★ (火車站/客運站就在溫泉區) |
適合族群 | 想體驗濃厚溫泉歷史、捷運族、不怕硫磺味 | 想看海景、愛吃海鮮、自駕遊 | 想親近山林、享受秘境感、國家公園愛好者 | 想體驗原民文化、溪谷風光、偏好美人湯 | 預算有限、想隨興泡、家庭出遊、大眾運輸族、愛逛吃 |
個人吐槽點 | 假日人爆炸多、有些老湯屋裝置較舊 | 靠海風大冬天泡完超冷、部分點交通不便 | 交通最麻煩、停車位難找、山上超冷 | 山區大雨後易有路況問題、老街範圍較小 | 假日人潮太恐怖、過度商業化、特色景觀相對少 |
(表格說明:顏色越深紅表示費用越高/便利度越低;深綠表示費用越低/便利度越高)
泡湯老司機的真心話時間 – 那些他們沒告訴你的事
書上寫的、網站介紹的,都很美好。但作為一個泡過無數次北部溫泉的過來人,有些真實心得,我覺得更重要:
- 水質與裝置的權衡: 別被漂亮的官網照片騙了!很多老字號溫泉,泉質是真的讚(像北投青磺、陽明山白磺),但湯屋裝置可能就…非常”復古”(講好聽是懷舊)。如果你很在意浴池是否光亮如新、蓮蓬頭水壓夠不夠強、冷熱調節是否靈敏,那訂房或訂湯屋前,務必多爬爬最新的網友評價(尤其是Google Maps上的近期評論和照片),看看真實狀況。我踩過雷,滿心期待訂了家標榜”景觀湯屋”的,結果窗戶霧茫茫根本看不清外面,水龍頭還吱吱叫…。
- 時間就是金錢(和舒適度): 週末假日,特別是寒流來襲或連續假期,所有北部溫泉熱門點(北投、礁溪為最)絕對人滿為患!湯屋要排隊、大眾池像下水餃、餐廳一位難求、停車場爆滿。真心建議: 能平日去就平日去! 價格便宜、人少、品質好不只一個檔次。 非得假日去? 請一定一定 “事先預訂” 湯屋或住宿!當天去現場等,等一小時是基本款。 早點出門! 愈早抵達,愈有機會享受片刻清幽(例如早上9點、10點就到)。 泡湯時間盡量避開下午3點到晚上8點這段高峰。
- 自備品學問大: 別以為溫泉會館什麼都有! 小毛巾/浴巾: 很多平價湯屋只提供小毛巾(甚至要另購或租借),或你對衛生有顧慮(雖然業者都會消毒),自己帶最安心、最環保。 保濕乳液/保養品: 溫泉(特別是硫磺泉)泡完面板容易乾燥緊繃,尤其是臉部,帶罐保濕的擦一擦,膚觸會更好。 水壺/水: 泡湯會流失水分,隨時補充水分超級重要!有些湯屋會提供水,但自己帶一瓶更保險(尤其大眾池區域不一定隨時有水喝)。 塑膠袋: 裝濕掉的泳衣或毛巾,超實用! 零錢/硬幣: 有些比較老舊的吹風機是需要投幣的!帶個幾個10元硬幣備用吧。
- 泡湯禮儀不可少: 這是享受泡湯樂趣的基礎! 徹底洗乾淨再入池! 這是鐵則!進池前務必在淋浴區把身體(特別是腳底)沖洗乾淨。別把身上的汗垢、保養品帶進池子裡汙染泉水。看到有人在池邊搓腳趾縫…真的很倒胃口。 長髮請盤起: 避免頭髮掉入池中。 安靜享受: 大眾池區域請輕聲細語,別大聲喧嘩、嬉鬧,影響他人放鬆。 毛巾不入池: 泡湯時毛巾不要泡進溫泉池裡,可以摺好放在池邊或頂在頭上。 補充水分、量力而為: 一次不要泡太久(10-15分鐘就起來休息一下),覺得頭暈、心跳過快、呼吸不順,立刻離開水池休息!老人、心血管疾病患者、孕婦、酒後、空腹或吃太飽,都不適合泡湯。
- 吃什麼很重要: 泡湯很耗體力! 避免空腹或過飽: 飯後至少間隔一小時再泡湯比較好。泡湯前可以吃點小點心墊胃(例如香蕉、蘇打餅乾)。 泡後補充: 泡完湯身體暖呼呼,很適合來點溫熱、好消化的東西。北投的傳統小吃(鹹粥、炸物)、金山的鴨肉、萬裡的芋圓、烏來的山產野菜(珠蔥、山蘇)、礁溪的溫泉蔬菜(溫泉空心菜、溫泉蕃茄)或蔥油餅,都是不錯的選擇!別忘了多喝水補充水分。不過,我個人經驗是剛泡完不太餓,反而休息一陣子後胃口大開!
Q&A:泡湯客最常問的五四三
最後,整理幾個我被問過,或覺得大家常有的疑問:
- Q: 懷孕可以泡溫泉嗎?
- A: 一般 “不建議” 孕婦泡溫泉!尤其是懷孕初期(前三個月)和後期(七個月後)。溫泉水溫高(通常超過38°C),長時間浸泡可能導致孕婦體溫過高,影響胎兒神經管發育,甚至有早產風險。泉質中的礦物質也可能刺激敏感的面板。如果真的很想放鬆,請務必先諮詢妳的婦產科醫師意見,並嚴格控制水溫(接近體溫或稍低)和時間(非常短暫,幾分鐘就好),避開腹部浸泡。個人強烈建議,懷孕期間還是忍一忍,等生完再好好享受溫泉吧!
- Q: 泡完溫泉面板為什麼會癢癢的?
- A: 這有幾個可能原因:
- 1. 泉質刺激: 特別是酸性較強的硫磺泉(如青磺),或礦物質濃度很高的溫泉,可能會刺激面板較敏感的人,引發輕微過敏或乾燥搔癢。
- 2. 水溫過高或泡太久: 讓面板的皮脂膜過度流失,導致乾燥發癢。
- 3. 清潔劑殘留: 有些溫泉場所使用的清潔劑或消毒水較強,若沒沖洗乾淨,也可能刺激面板。
- 4. 熱激發性蕁麻疹: 少數人對熱敏感,遇熱會引發蕁麻疹。怎麼辦? 泡完立刻用清水沖淨身體(避免用過熱的水和強力清潔劑),並馬上擦上保濕乳液鎖住水分。如果搔癢嚴重或起疹子,下次泡湯選擇中性泉質(如碳酸氫鈉泉/美人湯),水溫調低,時間縮短。若持續不適,建議看面板科醫生。
- Q: 哪個季節最適合泡北部溫泉?
- A: 秋天到春天 (大約10月到隔年4月) 是最舒服的季節!特別是 “寒流來襲時”,跳進熱呼呼的溫泉裡,那種幸福感難以言喻!冬天最有泡湯的Fu,但也是人潮最多的時候,務必做好心理準備。夏天不是不能泡(很多人夏天也愛泡),但就要看個人耐熱程度了,通常會選擇露天風呂或有冷泉搭配的地方(可惜純冷泉在北部溫泉較少見),或是挑傍晚過後較涼爽的時間。礁溪的公共泡腳池夏天晚上去坐著聊天還不錯啦。颱風季/大雨後要特別注意山區(如陽明山、烏來)的交通路況和安全!總之,避開酷暑和極端天氣,挑個微涼或冷颼颼的日子去泡,最對味!
好了,說了這麼多,其實找個北部溫泉放空一下,真的很舒壓。每次泡完湯,感覺身體的疲憊、工作的煩惱都被溫泉水帶走了大半。不用追求最貴最高階,找到適合自己當下心情、預算和時間的溫泉點,好好享受那份溫暖放鬆的感覺,才是最重要的。下次泡湯時,不妨試著安靜下來,感受泉水包圍肌膚的觸感,聽聽周圍的聲音(水流聲、風聲、或…隔壁湯屋小孩的嬉鬧聲?),讓自己真正休息一下。出發吧!